|
|
|
|
摘自李敏老师的谈话录:
搞化学实验创新的老师首先要远离“名、利”两字,远离官场,才能潜心研究,否则,不会有成果,
当今“化学创新实验”进展幅度不大,可以说是在小跺步地转圈,许多人对创新打不开思路,或者无从下手,只能在别人成功创新作品的基础上小修小改,少有独创的突破,而且难逃剽窃之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李敏老师对高校、骨干教师培训班、教育局和重点中学作“初中化学创新实验、高中化学创新实验”专题演讲已达八十三场次,受众人数逾万,其中不乏硕士和博士研究生。
江苏徐州市的李敏老师(左)和重庆市的刘怀乐老师(右)在【四川师大】会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=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“全国第十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”的视频网上一经公开,许多化学教师对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实验初中张建祥、贵州省金沙县逸夫中学周凤顶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许桂华三个老师,在“全国第十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”中剽窃了李敏老师的作品参赛均获大奖之事议论纷纷,除了遣责张建祥、周凤顶、许桂华三人外,并抨击大赛评委不负责的作法。不由得让人对全国性的大赛的公平、公信和权威性产生质疑。为了净化学术环境,希望大家关注并积极参加评论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目前中学所使用的化学仪器都是模仿西方来的,百余年几乎没变,严重地束缚着教师的思维和行动,陈旧的仪器是实验创新的最大障碍。
遗憾地是还有部分老师对新型仪器不仅没有使用过,有的从未见过,甚至连名称都叫不出来。
我们期待创新化学仪器早日进入课堂,给实验教学开拓一片新天地
|
|
|
|
|
|
|
|
实话实说
刘春燕 |
来自:沧州 |
|
李老师,您好! 看了您改进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,因为操作简单、时间短,所以很想采用,但还有些问题需要向您请教:1、白磷燃烧时手持试管振荡不会有危险吗?2、白烟消失后擦洗试管试管不会炸裂吗?3、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什么?
版主回复: (2008-12-9 8:38:7)
刘春燕老师: 该实验方法以被老师们千百次的使用过,您放心做吧。进入的液体采用水、硫酸铜溶液、氢氧化钠溶液、品红(酸性)溶液都可以,你都试试看,从中找出最好的。 --- 网管员
|
|
时间: 2008-12-2 8:51:51
IP: 120.10.5.205 |
|
|
周民杰 |
来自:广东东莞 |
|
无意中进入该网站,受益匪浅,感受颇深!相比之下汗。。。电流计指针能判断正负极吗?我的试验结果与教材刚好相反,问过物理老师,百度过无数回,化学群里也问过,就是缺少一个权威解释,热切希望能得到李老的解答!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27:15)
您是说[氢-氧燃料电池]的正、负极在电表上的显示吧? 物理教学用的大灵敏电表有的指针在正中位置的,还有偏左边位置的,这两种都可以显示出[氢-氧燃料电池]的正、负极,其中以“指针在正中位置”的最好观察:若开始时指针指向右方,交换导线连接位置后,指针立即指向左方。 本网站里所介绍的该实验已被许多化学教师千百次的重复演示过,十分稳定,早已广泛地用于教学中了。
如果您说的是[原电池]的正、负极问题,我认为原电池分内电路和外电路,在内电路中是按电化学的原理确定阴、阳极的:锌极失去电子,锌离子从锌极板上脱落远离,锌极是阳极;溶液中的阳离子(氢离子)趋向铜极,并在铜极上接收电子,生成氢气,铜极为阴极。在外电路中是按物理学的规定确定正、负极的:输出电子的锌极是负极,接收电子的铜极是正极,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。这个矛盾的现象是“电化学”与“物理学”规定不同所引起的。 教学时不必用指针偏转那方让学生死记正、负极。 --- 李 敏
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26:45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金琴琴 |
来自:浙江丽水 |
|
江苏版《有机化学基础》中铜氨纤维很难制取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3 8:7:53)
实验分为下列几个阶段:1、铜氨溶液的制备; 2、抽丝液的制备; 3、用注射器把果酱状的抽丝液挤压在凝聚液中,使之成为细线; 4、细线的洗涤和干燥。 细心操作定能成功。 ---网管员
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22:31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薛锦芳 |
来自:江苏江阴 |
|
李老师,您好,我有个问题:在做铝和硫酸铜反应时,我们想制的铜树,可效果不是很理想,是不是对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有什么要求?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21:24)
1、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用砂纸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; 2、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应小一些。---网管员 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20:55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谭宗俊 |
来自: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|
|
李老师:你好! 其实我觉得滤纸不作用任何处理,将氢氧化亚铁的悬浊液直接倒在白色的滤纸上,就依靠滤纸后面的水,贴在黑板上,黑白分明,整个变色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目了然,会更简单。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19:48)
您讲得很好,这样实验会更简单了。--- 网管员 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19:12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陈玉玲 |
来自:山 东 |
|
李老师,您好! 非常高兴能和您一块探讨实验问题。我在做Fe(OH)2的生成实验时发现,用较高温度的FeSO4溶液NaOH溶液反应时制得Fe(OH)2沉淀的白色效果稍好一些。是不是白色Fe(OH)2沉淀的生成与反应液的温度有关?还有,有没有Fe(OH)2晶体?若有,它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?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16:0)
陈玉玲老师: 你“用较高温度的FeSO4溶液NaOH溶液反应时制得Fe(OH)2沉淀的白色效果稍好一些”,就说明了白色Fe(OH)2沉淀的生成与反应液的温度有关。 用较高浓度的FeSO4溶液NaOH溶液反应时可制得Fe(OH)2沉淀的白色也很稳定。 说明白色Fe(OH)2沉淀的生成并非难事,但是许多资料(甚至高考试题)把该问题说得那么复杂玄秘,不知是何用意。 Fe(OH)2晶体能否制得,我还真不知道。--- 李 敏
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15:27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方玉琼 |
来自:四川 |
|
李老师,我是一个乡村化学教师,学校条件有限很少做实验.我在做二氧化碳使燃烧的蜡烛熄灭时,两支都没有熄,请问李老师怎样做效果才明显?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14:21)
方老师: 教材中的该实验是个很好的实验,它把二氧化碳的密度、不可燃和不助燃的性质都显示出来,但实验装置不太好: 1、倾倒二氧化碳时稍不留神可能上部的蜡烛先灭而下部的后灭; 2、每次实验需要与烧杯等体积的二氧化碳,用量太大; 3、滴落在烧杯底部的蜡烛油难清除; 4、台阶形的铁片极易锈蚀。 现在本研究所生产的“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盒”已将上述问题全部解决,请看[初中化学实验]“§15《二氧化碳气灭蜡烛》实验新做法”。--- 网管员
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13:53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刘冰 |
来自:河南 开封 |
|
李老师你好: 有个疑问想请教你?铝箔和氧气的反应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成功?谢谢!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12:48)
1、用砂纸或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,因氧化膜有碍反应顺利进行; 2、不可把铝箔卷紧,尽可能的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,过紧的铝箔卷在氧气里不会燃烧; 3、火柴杆燃烧快要完的时候再把铝箔插进氧气瓶里,从上向下慢慢深入。火柴杆太长将消耗许多氧气,同时会产生过浓的烟雾,影响铝箔燃烧时的明亮光焰;若一开始就把铝箔插到集气瓶底部,膨胀的氧气提早溢出,燃烧维持的时间将大大缩短。--- 李 敏
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12:12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孙慧敏 |
来自:河南濮阳 |
|
李老师你好: 有个疑问想请教你?今天我讲水的电解实验,用的就是你介绍的那种电解器,气泡很快很明显的生成,也明显的观察到水面下降,现象确实很明显,观察效果和好,即使坐在后面的也能看的到,达到了课堂的预期效果,但是当检验气体时,我失败了,没有观察到现象!(我也是将氢气收集在了小试管内,用的爆鸣法,单没有现象)请求解答!谢谢!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9:46)
孙慧敏老师: 得知你把[快速自动水电解器]用于课堂教学中了,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,我真为您高兴。 关于检验氢气时的“爆鸣”反应我建议您这样做:取一只胖肚滴管(大些的),去掉胶头,指头堵住滴管尖嘴,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新电解出的氢气,点燃滴管尖嘴处,开始时氢气安静燃烧,随即一声爆鸣,火光从滴管下部喷出,没有任何危险,放心做吧,效果特好。你不妨多试几次,找出最佳成功规律。 用[快速自动水电解器]每次电解出的氢气可够“爆鸣”、点燃各一次用,检验氧气的助燃性最好用一次性筷子或报纸卷。--- 李 敏
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9:13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孙慧敏 |
来自:河南濮阳 |
|
李老师你好: 我校的教师在讲解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时,发现有时灯泡不亮,就是对比时明暗不明显,经过多次实验仍然不行,怀疑是碳棒的原因,但是找不到依据。请求你帮帮忙?谢谢!
版主回复: (2008-12-1 11:7:35)
贵校的[电解质溶液导显示仪]一定是老式的(碳棒灯泡式的),我在教学期间同样也遇到您所说的现象,常以失败而结束实验,很让我恼火。 贵校刚购进的新型的[电解质溶液导显示仪](声、光、电表三显示)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,您仔细阅读使用《说明书》后就放心地用吧。---李 敏
|
|
时间: 2008-12-1 11:6:55
IP: 114.234.88.161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