§13《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》的趣味实验
原创作者:江苏省徐州市科技中学 李 敏
(可以转载,但不能故意抹掉或假冒原创作者,不可剽窃核心内容发表或参赛。)
有不少化学教师做“口含玻管对包裹了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,棉花燃烧”的实验,从而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,生成碳酸钠和氧气。笔者做了下面三组实验,发现水蒸气在该反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1实验过程:
1.1 在一个500mL的烧杯里粘一段蜡烛头,在倒放一只50Ml的小烧杯,小烧杯上放一片铁片,防止棉花燃烧把小烧杯烧裂,大烧杯里放入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,点燃蜡烛,把包了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在小烧杯上,向大烧杯里滴
加盐酸(如上图所示),二氧化碳大量放出,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,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。颇有趣味性。
1.2 在大烧杯里也作如图1的准备,但不要放碳酸钠或碳酸氢钠,用沉浮式气体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(如中图所示)。随着二氧化碳想大烧杯里注入,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,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。
1.3在大烧杯里也作如图2的准备,沉浮式气体发生器的配重盒里放入浓硫酸(如下图所示),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注入大烧杯,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,而棉花不能燃烧。
2 分析:
在1、2两组实验里,二氧化碳气都没经过干燥处理,棉花都能燃烧起来。在第3组实验里,二氧化碳气经过干燥处理,棉花不能燃烧。我们可作这样的假设:
2.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,有氧气生成。
2.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。
2.3通常情况下,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,但在水蒸气催化作用下,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,有氧气生成。
上篇:§12用《沉浮式气体发生器》制氧气
下篇:§14安全准确地《检测电解质溶液导电性》
推荐:“实验误区”应细细研读。
有感想就在“实验论坛”里畅谈